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效,2025年9月1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励志逐光”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开展实地调研。团队通过访谈村干部、走访产业基地、体验文旅项目,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深入了解大湾村在特色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创新、青年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山高岭峻、地形复杂,难以发展规模化农业。村两委立足实际,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推动茶旅融合、多业联动。通过整合零散农户资源,成立规模化茶厂、玉木耳种植园、野生灵芝种植园等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实现从小户散种到大户集约的转型。

此外,依托穿村而过的河流资源,开发“大湾漂流”旅游项目,结合红色旧址,如中共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打造文旅景点,带动村民销售特产、纪念品,实现多元增收。

拥抱互联网+,赋能产业升级
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大湾村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技术。以茶产业为例,过去农户自家制茶规模小、效益低。如今通过福牌茶厂统一收购、机械化加工,大幅提升品质和产量,并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单位采购、线下门店等多渠道销售。2024年干茶销量突破30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为推广文旅项目的重要窗口,“大湾漂流”等景点通过短视频引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修路便民优环境,政策引才促发展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S447省道的建成极大便利了村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村内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同步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人才引进方面,大湾村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为返乡青年提供低息贷款、场地低租金等支持。一名曾在上海工作的青年工程师现在在大湾村党支部工作,他分享道:“虽然收入不如从前,但参与家乡建设的成就感和亲眼所见的变化,让我觉得一切值得。”

大湾村以茶旅融合为切入点,通过资源整合、互联网赋能、基建提升和政策引导,走出一条多产业综合发展的振兴之路。昔日深山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的美丽乡村典范。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的产业策略,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