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翡翠科教楼A座第五会议室
主办单位:数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学术报告之一:合肥工业大学RISC-V生态建设汇报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9:30-9:50
报 告 人:王青山
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报告简介:为了建设RISC-V生态,培养相关人才,具体汇报在建设开发板漂流基地和生态实验室、搭建RISC-V社团、开展的学术活动等。
报告人简介:王青山,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导。近年来从事人工智能与RISC-V交叉、手语合成和翻译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残联课题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MC/T-ASE/TWC/THMS/TMM/TAFFC、ACM TOMM/TALLIP、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Computer network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荣获IEEE计算机学会2024年度最佳论文奖,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挑战杯”等三大赛省金奖和国家铜奖,获得“互联网+”省赛冠军1次,是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学术报告之二:基于RISC-V的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9:50-10:10
报 告 人:刘彬彬
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报告简介:本报告围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编译原理三门核心课程,系统介绍了如何将RISC-V的开源、简洁与可扩展优势融入教学。报告重点展示了在课程内容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路径。通过构建开放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竞赛与科研项目,推动了教学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包括学生能力提升、竞赛获奖、课程改革成果与产学研合作案例。
报告人简介:刘彬彬,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软件工程与系统软件优化,主持多项省级重点实验室课题及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于USENIX Security、PLDI、EMNLP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在教学方面,长期承担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多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发表教研论文一篇,并获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
学术报告之三:“一生一芯”方案及RISC-V硬件设计基础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0:10-10:30
报 告 人:杨依忠
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报告简介:介绍微电子学院总体情况,重点阐述学院“一生一芯”方案及其实施情况,最后介绍有关RISC-V硬件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报告人简介:杨依忠,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省重大科技专项及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多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现主要从事数字集成电路研究与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图像压缩、室内定位、视频编解码以及显示驱动等集成电路的研发与设计,嵌入式FPGA设计与验证,以及数字图像分割、识别及修复等相关算法设计与实现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已授权10余项。
学术报告之四:RISC-V软硬件生态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1:00-11:30
报 告 人:傅炜
工作单位: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报告简介:系统解读当前RISC-V的软件生态并重点介绍RISC-V在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展示其与主流商业软件及开源操作系统的集成进展。
报告人简介:傅炜,红帽软件首席软件工程师,RISC-V国际基金会大使。
学术报告之五:PLCT在操作系统内核开源社区的进展报告(2025.1-2025.9)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1:30-12:00
报 告 人:汪辰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PLCT实验室在开源社区持续发力,加速推动了Linux、RT-Thread等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在RISC-V生态的发展。本报告将介绍2025年1月至9月,PLCT实验室在开源社区操作系统内核领域中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相关进展,帮助大家实时了解目前开源社区的最新动态。
报告人简介:汪辰,20余年通讯和信息技术行业经历,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领域有较深厚的技术沉淀和积累。目前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从事RISC-V体系架构相关基础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Linux,RT-Thread等开源社区活跃贡献者。
学术报告之六:MCS混合异构部署在RISC-V上适配同构与异构CPU的实现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4:00-14:30
报 告 人:张正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报告简介:介绍OpenEuler MCS的整体结构与期望实现的目标,以及现有工作、项目进展、upstream状态。从RISC-V角度介绍MCS的实现逻辑与如何处理架构相关的移植问题,讨论在OpenEuler RISC-V架构中分别针对同构CPU与异构CPU,Qemu虚拟机与硬件板卡上处理bare-metal部署多核系统的难点与解决方式。简述OpenEuler协同多种内核部署的技术研究与MCS后续计划基于H扩展实现基于Type1 Hypervisor的多核混合部署规划。
报告简介:张正,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操作系统工程师,OERV Kernel小组成员。目前主要参与多核混合部署,RDMA软件栈方面的工作。
学术报告之七:openKylin在RISC-V上的进展与规划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4:30-14:50
报 告 人:李卓珩
工作单位:openKylin社区
报告简介:介绍openKylin在RISC-V系统版本、生态建设与AI融合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并展望面向RISC-V未来的发展规划。
报告人简介:李卓珩,openKylin社区RISC-V SIG Maintainer
学术报告之八:介绍入门RISC-V的资源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4:50-15:10
报 告 人:陈逸轩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帮助刚接触RISC-V的受众快速了解和获取相关资料,包括RISC-V国际基金会提供的指令集手册、规范文档、入门书籍与教程,并介绍RISC-V国际基金会。
报告人简介:陈逸轩,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编译器工程师,RISC-V Advocate。
学术报告之九:从入门到开发,玄铁RV学院同高校师生共探RISC-V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5:10-15:20
报 告 人:聂雨婷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将介绍玄铁携手PLCT实验室共同推出的玄铁2025系列课程,涵盖玄铁RV学院的参与方式、专业讲师团队配置、系统化的课程大纲以及学员可获得的核心能力与资源。
报告人简介:聂雨婷,PLCT实验室社区运营经理、玄铁RV学院PLCT项目经理。
学术报告之十:RISC-V开发板教学与RISC-V Lab共建之路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5:20-15:40
报 告 人:张馥媛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分享RISC-V教学与RISC-V Lab建设经验,并展示Milk-V Duo、Licheepi 4A等平台的应用案例。结合岗位需求与实习机会,探讨如何通过真实项目实现技能提升与开源合作。
报告人简介:张馥媛,PLCT实验室软件工程师。
学术报告之十一:ROCm在RISC-V上的适配情况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6:00-16:20
报 告 人:陈璇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目前,基于ROCm后端的大语言模型已在RISC-V平台SG2044上成功运行。本报告将系统阐述ROCm在riscv64架构上的适配工作,介绍用户态软件的移植与内核部分的适配内容。
报告人简介:陈璇,PLCT实验室工程师,LibreOffice、Eclipse riscv64 porter。
学术报告之十二:从工具到社区:走进RuyiSDK的世界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6:20-16:40
报 告 人:吴干琼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RuyiSDK是一个由PLCT实验室启动的开源项目,旨在为RISC-V开发者提供一个便捷、完善的开发环境。本报告将全面介绍RuyiSDK的核心功能、社区生态建设以及分享相关的招聘机会。
报告人简介:吴干琼,RuyiSDK社区运营经理。
学术报告之十三:开源之夏——高校学生首次开源贡献的绝佳机会与通关攻略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6:40-17:00
报 告 人:聂雨婷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介绍开源之夏背景、参与方式、项目申请要求、开发时间线等。开源之夏鼓励高校学生有效参与开源,在真实项目的开发实践中提升满足工业需求的项目经验和技能,为个人发展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人简介:聂雨婷,PLCT实验室社区运营经理,往届开源之夏毕业生。
学术报告之十四:甲辰计划实习生现场宣讲和招聘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7:00-17:30
报 告 人:吴伟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
报告简介:介绍2025年甲辰计划开源实习生联合招聘培养项目愿景以及实习方式。该项目充分整合了多年积累的大规模实习生培养丰富经验,并依托PLCT实验室在开源社区领域已构建的深厚工作基础,助力成员单位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建设RISC-V生态,同时为有志于投身RISC-V领域的高校学生深度参与开源实践构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系统化参与平台。
报告人简介:甲辰计划主理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总监。